法学界大咖缘何齐聚华东政法大学?
>>第十三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现场 孙守森 摄
2018年7月8日,校史悠久、人才辈出的华东政法大学突然聚集了数百名全国著名法学家、青年法学专家,涵盖了民商法学、刑法学、社会法学等多个主要法学专业,堪称中国法学界的“超级聚会”。
这到底是为什么?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政法名校的沸腾
众所周知,华东政法大学前身是华东政法学院,1952年6月由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在圣约翰大学旧址合并成立。1958年,学校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1963年再次筹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销;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第二次复校。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截至2017年10月,学校有长宁、松江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5万余平方米;图书馆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法律文献中心,中外文法学数据库在全国法律院校中排名第一;各类在校生余人,教职工1200余人;设有21个学院(部)、160余个科研机构;法学一级学科在近两次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前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法学类项目、司法部项目立项数近五年多次获得全国第一,为我国法治建设培养了数不胜数的法律人才。
从2018年7月6日开始,已经到了暑假时间原本该宁静平和的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突然热闹了起来,陆续到来的法学大咖和青年法学家让负责接待的华东政法大学师生应接不暇,但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兴奋。
“虽然会议筹备工作的工作量很大,但是能见到这么多法学大咖,能和他们近距离接触,所有的一切付出都值了。”华东政法大学的一位学生说。
唠唠叨叨这么多,铺垫了这么长,我终于要告诉你真相了:原来这所学校将在7月8日举办以“新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创新”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
据了解,中国法学青年论坛是由中央政法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共青团中央指导,中国法学会主办的四大法治论坛之一。论坛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以广大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为本,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重点热点问题,推出了一大批有创见、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大批高质量、针对性强的对策建议,已经成为联系和汇聚法学青年人才、鼓励创新、奖掖后学的重要阵地。
那么7月8日当天的会议都有哪些精彩内容呢?
一场法学大咖和青年法学家参与的法学盛宴
本次法学家论坛分为上午的领导致辞、法学家演讲和下午四个分论坛。分论坛的主题有社会法治学理、枫桥经验与善治文化、信访改革内嵌张力、律师主持调解制度、社区预防犯罪的逻辑、民事习惯的逻辑结构等,获奖的青年法学专家就论文作报告,著名法学家进行点评。
上午的会议,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出席并讲话,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主持论坛开幕式并作总结讲话。论坛同时举行了第六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及第十三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颁奖仪式。
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景汉朝,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江必新,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姜伟,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振宇,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尹冬梅,中国法学会副会长鲍绍坤、张文显、王其江、徐显明、郎胜、朱孝清、任海泉,上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寅,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刘晓云,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本才,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崔亚东,华东政法大学校党委书记曹文泽、校长叶青等出席论坛。
下午的分论坛,在四个不同的会议室进行,记者在每个分论坛都深刻感受到气氛严肃而又轻松、热烈而又不失理性,不但主讲人和点评人都深入其中,就连参与会议组织的华东政法大学学生都听得入了迷。
“这么多大咖,这么多思维的碰撞,完全就是我想象中法学研究的样子,今天算是提前感受了一次,争取今后我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一位学生表示。
“枫桥经验”成最热词
作为本次论坛的主题,“枫桥经验”无疑是本届会议的焦点。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并受到几代领导人的亲自批示。
文章来源:《华东电力》 网址: http://www.hddlzzs.cn/qikandaodu/2020/1113/413.html